词条 | 都水台 |
释义 | 都水台历史知识 都水台怎么写好看:都水台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。西晋始置,掌舟船水运河渠灌溉事务。长官为都水使者,属官有河堤谒者、参军及令史若干员。东晋改河堤谒者为都水谒者,员六人,惠帝元康中复置水衡都尉,亦隶之。南朝宋孝武帝初罢,改置水衡令,寻复置。梁初有使者一员,参军二员,河堤谒者八员,天监七年(508)罢,改置“太舟卿”。北魏仍置,多设二使者,有参军、录事等属官。北齐亦设使者二员,参事十员,又领都尉、合昌、坊城等局,都尉分司各地关津桥梁。隋初设使者、丞各二员为长贰,属官有参军三十员、河堤谒者六十员、录事二员,领掌船局、都水尉二员,又领诸津尉、丞、典作、津长。开皇三年(583)省并入司农寺,十三年复置,仁寿元年(601)改名都水监。唐武德八年(625)改监为台,寻改台为署,贞观中复改为监。参见“都水监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淳于县本春秋州国、杞国都,西汉置县。治今山东安丘市东北。两汉属北海郡,魏及西晋初属城阳郡,元康十年300至南朝宋先后属高密国、高密郡,北魏属平昌郡,北齐废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