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黄河三角洲历史词典解释 黄河口在历次淤积延伸过程中形成的扇形地带。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是指河南省巩义市以东,北至天津、南至废黄河口的广大黄河冲积平原。狭义的黄河三角洲在山东省西北部,以宁海(利津以下14千米)为顶点,西北至徒骇河,东南至小清河北侧,面积5400多平方千米。河网密布,河道宽浅多变,不便航运。富藏地下油气资源,是胜利油田主要作业范围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农作物。 词语分解:- 黄河的解释 中国第二长河,发源于青海,流入渤海,全长5464公里,流域面积75.24万平方公里。流经黄土高原、夹带大量泥沙,每年达16亿吨,除12亿吨入海外,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,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—10米,成为有名的“地上河”
- 三角洲的解释 河流入海或入湖的地方,泥沙淤积而成的低平陆地,大致呈三角形
历史地名推荐:会基山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南。明一统志卷86楚雄府:会基山“在定远县南四十里。高可三千仞,连亘数百里,有五十余峰,群山之脉皆起于此。上有会溪关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