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顶戴
释义

顶戴

历史知识

顶戴怎么写好看:

顶戴怎么写好看顶戴书法图片

顶戴历史词典解释

亦称顶珠。清代官服之一。冠顶圆球形,上饰诸色宝石及东珠,顶球下部有管可插翎枝。崇德元年(1636)初定冠制,顺治二年(1645)渐成定制。乾隆五年(1740)略作更动,用以分等第:自亲王至文武一品官用红宝石顶,上饰东珠;文武二品官用珊瑚顶;文武三品官用蓝宝石顶;文武四品官用青金石顶;文武五品官用水晶石顶;文武六品官用砗磲顶;文武七品官用素金顶;文武八、九品官皆用金顶。自二品至九品官皆顶饰杂色宝石。可由赏赐及通过捐纳获得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顶戴的解释 1 ∶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。分别饰红宝石、珊瑚、青金石、水晶等。也称“顶带”2 ∶感激举家顶戴不尽3 ∶敬礼
  • 顶的字典解释 顶 (頂) dǐng 最高的,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:顶点
  • 戴的字典解释 戴 dài 加在头、面、颈、手等处:戴帽子

历史知识推荐:息州

本东豫州。北周改名。治广陵城今河南息县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621复置,贞观元年627又废。金泰和八年1208复置,治新息县今息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、正阳、新蔡三县及淮滨县淮河以北部分。为蔡州支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7:34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