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宠辱若惊 |
释义 | 宠辱若惊历史典故 宠辱若惊怎么写好看:
宠辱若惊历史词典解释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患得患失的人,无论受宠或受辱,都不免要惊恐。后世谓受宠后的惶恐心情为“受宠若惊”。 主谓 君王以居下为道,得之则惊喜,失之则惊恐。受宠、受辱都惊。形容患得患失。《老子》13章:“宠辱若惊。贵大患若身。”△用于心理方面。→患得患失↔置之度外 宠辱不惊 宠辱无惊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说东道西说这说那,随意谈论各种事情。快心编初集七回:“这慧观与觉性系是师徒,声口竟有些仿佛一般,会说东道西。”叶圣陶桥上:“一听她的语调,便知道她是最喜欢说东道西的。”亦作“说东谈西”。红楼梦六回:“刘老老便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