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衡丞怎么写好看:
水衡丞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西汉置,佐助水衡都尉掌上林苑。员额五人,秩六百石。东汉时与水衡都尉俱废。
词语分解:
- 水衡的解释 1.古官名。水衡都尉、水衡丞的简称。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,至 隋 始废。掌皇家 上林苑 ,兼管税收、铸钱。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“水衡都尉”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:“古山林之官曰衡,掌诸池苑,故称水衡。”2.泛指管理水利之官。后汉书·张衡传:“前长离使拂羽兮,委水衡乎玄冥。” 李贤 注:“水衡,官名,主水官也。”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:“归来只作水衡卿,我欲携壶就君饮。” 明 吴
- 丞的字典解释 丞 chéng 帮助,辅佐:丞相(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)
历史官职推荐:专门科
官署名。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辖六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。掌理本省高等学堂及各种专门学堂之教课规程,设备规则,以及关于管理员、教员、学生等一切事务。置科长一人、副长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