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孔伋缊袍 |
释义 | 孔伋缊袍历史典故 孔伋缊袍历史词典解释汉.刘向《说苑》卷四《立节》:“子思居于卫,缊袍无表,二旬而九食。田子方闻之,使人遗狐白之裘,恐其不受,因谓之曰:‘吾假人,遂忘之,吾与人也,如弃之。’子思辞而不受。” 子思(孔子的孙子孔伋)住在卫国,生活很贫寒,穿的旧袍子磨得连面子都没有了,二十天只有九顿饭,但仍拒绝接受田子方赠送的狐白裘。后因用为咏清高贫寒之典。 唐.李瀚《蒙求》:“孔伋缊袍、祭遵布被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刘表牛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.轻诋:“〔桓公〕顾谓四坐曰:诸君颇闻刘景升刘表的字不?有大牛重千斤,啖刍豆十倍于常牛,负重致远,曾不若一羸牸。魏武入荆州,烹以飨士卒,于时莫不称快。”后因以“刘表牛”喻大而无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