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毒历史词典解释
南亚古国名。一般认为在北印度。始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。译自梵文Sindhu,亦讹作天竺等。张骞首次西使抵大夏时,见蜀布与邛竹杖,当地人言贩自身毒。骞乃劝武帝重开西南夷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身毒有别城数百,城置长。别国数十,国置王”,俱以身毒为名。后月氏(即贵霜)“杀其王而置将,令统其人”。
词语分解:
- 身毒的解释 印度 的古译名之一。史记·大宛列传:“﹝ 大夏 ﹞东南有 身毒国 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孟康 曰:“即 天竺 也,所谓 浮图胡 也。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:“详夫 天竺 之称,异议纠纷,旧云 身毒 ,或曰 贤豆 ,今从正音,宜云 印度 。” 清 严允肇 洗象行:“雄姿几耐 身毒 战,猛力可代 苍梧 耕。”参阅E.G.Pulleyblank,StageintheTranscripti
- 身的字典解释 身 shēn 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身躯
- 毒的字典解释 毒 dú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:毒气
历史知识推荐:何蛮
隋建安治今福建建瓯人。以操舟为业。尝于春秋晴朗天气东望大海,似有烟雾之气,以为其东有人居住。大业三年607,受命随朱宽入海访异俗,乃发现流求今台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