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欹器
释义

欹器

历史知识

欹器历史词典解释

一种容器。依其盛水多少,重心将发生变化,从而显出或欹或正或覆的状态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,有欹器焉”,还记述它盛水适中或过满或不盛水的状态:“中而正,满而覆,虚而欹。”历代几乎都有人创制新的欹器,并将它与杂伎百戏相结合,因而也就日愈复杂,更富观赏性和艺术性。但是,历代文献都只有文字记载,而无制作图样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欹器的解释 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。水少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。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。荀子·宥坐:“ 孔子 观於 鲁桓公 之庙,有欹器焉。 孔子 问於守庙者曰:‘此为何器?’守庙者曰:‘此盖为宥坐之器。’” 杨倞 注:“欹器,倾欹易覆之器。宥,与‘右’同。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为戒也。”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·皇夏:“欹器防满,金人戒言。”
  • 欹的字典解释 欹 qī 古同“攲”:“吾闻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
  • 器的字典解释 器 qì 用具的总称:器皿

历史知识推荐:宣伯

即“叔孙侨如”。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20:01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