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一反三怎么写好看:
举一反三书法图片
举一反三历史词典解释
《论语.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后以“举一反三”谓触类旁通。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八引《蔡邕别传》:“邕与李则游学鄙土,时在弱冠,始共读《左氏传》,通敏兼人,举一反三。”
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可类推其他同类事理。比喻善于触类旁通。语本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廖辉英《爱情良民》:“我倒觉得老不老实其次,机灵和举一反三比较重要。”△多用于写人学识精妙,推知事理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。→教一识百 问一答十 告往知来 一叶知秋 触类旁通 ↔一窍不通 寸指测渊 食古不化 死记硬背。也作“举隅反三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举的解释 举 (舉) jǔ 向上抬,向上托:举头
- 三的解释 三 sān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
历史典故推荐:放麛者
同“放麑翁”。麛,幼鹿。唐 孟郊子庆诗:“我欲拣其养,放麛者是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