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诸侯剑 |
释义 | 诸侯剑历史典故 诸侯剑怎么写好看:诸侯剑历史词典解释借指诸侯的才略。《庄子.说剑》:“诸侯之剑,以智勇士为锋,以清廉士为锷,以贤良士为脊,以忠圣士为镡,以豪杰士为夹。此剑,直之亦无前,举之亦无上,案之亦无下,运之亦无旁。上法圆天,以顺三光;下法方地,以顺四时;中和民意,以安四乡。此剑一用,如雷霆之震也,四封之内,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,此诸侯之剑也。”锷( ㄜˋ è 扼):剑刃。镡( ㄒㄧㄣˊ xín 寻,又读 ㄊㄢˊ tán 潭):剑柄上端与剑身连接处的两旁突出的部分。亦称剑鼻、剑口、剑首、剑环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学书学剑①借指习文习武、从文从武。清郑燮七歌诗: “郑生三十无一营,学书学剑皆不成。市楼饮酒拉年少,终日击鼓吹竽笙。” ②借指文人所能所为。清王鹏运南歌子·庚子秋词: “肮脏吟情倦, 微茫战气高。江山残霸酒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