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均田制 |
释义 | 均田制历史知识 均田制怎么写好看:均田制书法图片 均田制历史词典解释计口分田之制。始于北魏,历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北周,隋唐继续推行。北魏太和九年(485),诏令均给天下民田,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,女二十亩,奴婢依良。牛一头授田三十亩,以四牛为限。露田需休耕,授田时加倍或加两倍。露田禁买卖,老死还政府,奴婢与牛所授之田亦同。男子每人另给桑田二十亩,亦不得买卖,但可传子孙。初授田时,先将父、祖遗留之私田计入桑田数,多者得卖其余,少者得买所少,不得多卖多买。不宜种桑地田,改给麻田,男十亩,女五亩,奴婢依良。新附民,另给宅地,三口给地一亩,奴婢五口给一亩。又给菜田。地方官按职位高低授公田。其赋法为:一夫一妇帛一匹,粟二石。种麻地区以布代帛,数同。丁男未娶,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,奴婢以八口计,耕牛以二十头计。北齐、北周均沿此制而略作变更,北齐男年十八始授田,年六十四退田。北周男年十七授田,年六十五退田。一夫一妇改授田一百四十亩,丁男未娶为百亩。宅田,一家十口以上五亩,九口以下四亩,五口以下三亩。实际授田亩数往往不足法定应授之数。其赋法为:一夫一妇出绢一匹,绵八两,粟五斛;丁男未娶者减半。种麻地区,一夫一妇出布一匹,麻十斤,丁男未娶减半。丰年全赋,中年减半,下年只纳三分之一。力役,十八岁至五十九岁皆得服役,丰年三十天,中年二十天,下年十天。隋继续推行。丁男受露田八十亩,妇人四十亩,奴婢按丁受田,每牛受田六十亩,限受四牛。丁男并受永业田二十亩,种桑麻。贵族官僚受永业田,多者百顷,少者四十亩。唐武德二年(619)定租庸调法,七年颁布均田令,规定丁男、中男给田一顷,寡妻妾三十亩。道士三十亩,女冠二十亩,僧尼亦如之。杂户及太常音声人,受田进丁老免与百姓同。官户受田四十亩。工商业者五十亩,狭乡不给。所受之田二为永业,八为口分。永业田终身不还,可传子孙。受田者年老或死时,口分田交还政府。土地买卖限制放宽,凡庶人徙乡及贫无葬者,得卖永业田;自狭乡而徙宽乡者,许卖口分田。卖充住宅邸店者,虽非乐迁亦听和卖。每丁每年租二石、绢二匹、绵三两,役二十日,不役者每日折绢三尺。从唐文献及敦煌、吐鲁番出土文书看,均田制确实被推行,但实施程度很不彻底,狭乡一丁受田只三十亩,更少者仅五亩、十亩。由于土地兼并,人口增多,官田甚少。开元七年(719)、二十五年两次重申均田令,实际上徒成具文。至天宝时,土地还授已不能实行。建中元年(780)实行两税法后,完全废弛,但从未颁布废除的法令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斛盐城东汉明帝改汉滑盐县为盐田县,后废,称为斛盐城。在今河北滦平县南。北魏设兵戍守。孝昌元年525柔玄镇人杜洛周起义;次年,“安州石离、穴城、斛盐三戍兵反,应杜洛周”,资治通鉴胡三省注:大榆河径“渔阳郡之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