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国邑 |
释义 | 国邑历史官职 国邑怎么写好看:
国邑历史词典解释1、国都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入国邑,视宫、观车马衣服,而侈俭之国可知也。” 2、泛指诸侯王及公主的封国。诸侯王的封地称国,公主的封地称邑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县》:“凡县,主蛮夷曰道,公主所食汤沐曰邑。”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汉兴之初,海内新定,同姓寡少,惩戒亡秦孤立之败,于是剖裂疆土,立二等之爵,功臣侯者百又余邑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官职推荐:盛京礼部右司官署名。清朝盛京礼部办事机构。顺治十五年 1658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皆为满员。掌理供应各陵祭物,管理僧道养赡,并供给过往官吏饭食。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裁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