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周文王 |
释义 | 周文王历史知识 周文王怎么写好看:
周文王历史词典解释又称周侯、西伯、姬伯,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。姬姓,名昌。王季之子,武王之父。原为商朝的诸侯,三公之一,封西伯。能敬老慈少,礼贤下士。太颠、闳夭、散宜生、鬻子、辛甲大夫等人皆先后投奔。商纣暴虐,作炮烙之刑,醢九侯,脯鄂侯,他知而叹惜,被囚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北)。经闳夭等人赂纣得释,献洛西之地,请纣废炮烙之刑。归周后,评断虞(今山西平陆北)、芮(今山西芮城)两国争讼,得诸侯拥护,于是伐犬戎、密须(今甘肃灵台西),灭崇国(今陕西户县东),建立丰邑(今陕西长安沣河西),迁都居之;进而伐邘国(今河南焦作西),灭黎国(今山西长治西南),诸侯归者日众,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”(《论语·泰伯》)。在位共五十年。周文公 即“周公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大宗正卿官名。秦汉以降,历代置宗正管理皇族事务,北魏始改此名。多以宗室担任,或亦任外姓。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,二十三年定为三品。北齐沿置,为大宗正寺长官,三品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