萯阳宫历史词典解释
一作倍阳宫。秦惠文王时建,在今陕西户县西南二十三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 甘露二年 (前52),“冬十二月,行幸萯阳宫,属玉观”。又 《东方朔传》: 武帝微行数出,“长杨、五柞、倍阳、宣曲尤幸”。颜师古说: “倍阳,即萯阳也,其音同耳。”
又作倍阳宫。战国秦文王建。在今陕西省户县西南。秦始皇迁太后于此。西汉建元三年(前138年)、甘露二年(前52年),武帝、宣帝皆出巡至此。
词语分解:
- 萯阳的解释 宫名。汉书·宣帝纪:“冬十二月,行幸 萯阳宫 属玉观 。”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:“萯音倍。” 章炳麟 訄书·争教:“有距塞吾教者,一世征之,不能下,则奕世征之……至於 萯阳 、 五柞 之间,而其民不扰。”
- 宫的字典解释 宫 gōng 房屋(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):宫室
历史地名推荐:昭阳侯国
西汉元始五年 公元5年 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。东汉属零陵郡。三国吴改昭阳县。 东汉时置,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。三国吴时国除,改为昭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