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临朝称制 |
释义 | 临朝称制历史知识 临朝称制怎么写好看:
临朝称制历史词典解释汉代遇皇帝年幼,由皇太后听政,称临朝。皇太后直接行使皇帝权力,则称临朝称制或称制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惠帝崩,太子立为皇帝,年幼,太后临朝称制。”颜师古注:“制书者,谓为制度之命也,非皇后所得称,今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,断决万机,故称制诏。”平帝年幼,王政君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。东汉自和帝以后,皇帝多幼小,前后临朝的皇太后有章德窦皇后、和熹邓皇后、安思阎皇后、顺烈梁皇后、桓思窦皇后、灵思何皇后。后历朝多沿其制,如唐武则天。明代后妃不准干政,至清复有皇太后称制,又称“垂帘听政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陈元赟1587—1671 明末清初浙江杭州人,字义都,号芝山、升庵。少时曾在少林寺习武。后累应科举不第。天启时渡海抵长崎,寻入江户、名古屋,乃定居日本。往来京都,与日本名人文士相交往唱和,并以拳术授徒。工书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