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学政 |
释义 | 学政历史知识 学政怎么写好看:学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亦称督学,俗称大宗师。清初沿明制,于各省设督学道,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,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。雍正四年(1726),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,称提督某省学政。为钦差之官,例以翰林院侍读、侍讲、编修、检讨、各部侍郎、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之,各带原衔品级。掌一省之学校、教习及教育行政、考试诸事。三年任满更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为提学使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盐池四面监①官署合称。即隋代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,各设监、副监及丞。②官名合称。即隋代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长官,视正八品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