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易州 |
释义 | 易州历史地名 易州怎么写好看:易州历史词典解释隋开皇元年 (581) 置,治所即今河北易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易州: “因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。” 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易县为州治。大业初改为上谷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易州,天宝元年 (742) 又名上谷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易州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,安新、满城以北,南拒马河以西。辽以后屡有改变。元属保定路。明属保定府。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升为直隶州,属直隶省。辖境兼有今涞源、涞水两县地。1913年废为易县。境内有长城之险,为河北地区门户。五代、北宋初,常在此与契丹剧烈战争。明代与瓦刺等部相持,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。 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南营州置,治今河北省易县。十六年置易县,为易州治。因境内易水得名。大业初改上谷郡。唐武德初改为易州。天宝、至德年间又曾改上谷郡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长城以南,安新、满城以北,南拒马河以西。辽后辖境屡变。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省本州为县。境有长城之险,为河北门户。五代、北宋初,常与契丹在此激战。明代与瓦剌等部相持,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。又以产佳墨著名于世,称为“易水法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挞拉巴哈台 (臺)旧名楚呼楚。即塔尔巴哈台。今新疆塔城市。清 卷1: 参赞大臣初驻雅尔肇丰城。乾隆三十二年 1767,“移驻于楚呼楚,上赐名曰挞拉巴哈台,建筑城垣,周回数里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