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斩将搴旗 |
释义 | 斩将搴旗历史典故 斩将搴旗怎么写好看:斩将搴旗书法图片 斩将搴旗历史词典解释犹言骁勇杀敌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五三回: “即使斩将搴旗,威振疆场,亦偏将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” ●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 叔孙通降汉,跟随的儒生百余人。叔孙通迟迟不为引见,而专引见一些壮士,相从的儒生不高兴,骂叔孙通。“叔孙通闻之,乃谓曰: ‘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,诸生宁能斗乎? 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。诸生且待我,我不忘矣。’ ” 搴(qian):拔取。汉初,随叔孙通降汉的儒生对叔孙通专引见武士不满,叔孙通对他们说: 现在汉王争夺天下,正需征战之士,日后时机到来,再推荐你们。 并列 搴,拔取。斩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英勇善战。语出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以五千之众,对十万之军;策疲乏之兵,当新羁之马,然犹斩将搴旗,追奔逐北。”张凤雏《沙滩上的脚印》:“彭6*德6*怀元帅,在朝鲜半岛斩将搴旗,使美军不敢越雷池一步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战场上英勇常胜。也作“斩将刈旗”、“斩将夺旗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负隅顽抗源见“冯妇”。谓依靠某种条件顽固抵抗。徐海东奠基礼:“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,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,死不投降。” 偏正 依靠某种条件,顽固进行抵抗。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:“扼守在堑壕中的敌人想~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