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削木为吏 |
释义 | 削木为吏历史典故 削木为吏怎么写好看:
削木为吏历史词典解释也作“刻木为吏”。比喻狱吏严酷苛刻,凶暴可畏。汉代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猛虎在深山,百兽震恐,及在槛阱之中,摇尾而求食,积威约之渐也。故士有画地为牢,势不可入,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槛:关禁犯人或禽兽的木笼。阱( ㄐㄧㄥˇ jǐng 井):陷井。 兼语 用木头削成的狱吏。形容旧时狱吏凶暴狠毒。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,势不入;削木为吏,议不对。”△贬义。含深恶痛绝的意思。→画地为牢。也作“刻木为吏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回禄之灾宋·朱熹答包定之:“近闻永嘉有回禄之灾,高居不至惊恐否?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