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退藏于密 |
释义 | 退藏于密历史典故 退藏于密怎么写好看:
退藏于密历史词典解释退而隐藏于深密之处。 原指《周易》的道理含藏不露,而能潜化万物。 后也指人退隐深藏,不为世用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:“六爻之义易以贡,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,其孰能与此哉?”唐.杜甫《祭外祖祖母文》:“夫人于是布裙屝屦,提饷潜出,昊天不佣,退藏于密,久成凋瘵,溘至终毕。”宋.程颐《河南程氏遗书》卷一五:“退藏于密。密是用之源,圣人之妙处。”明.薛瑄《薛子道论》上篇:“鸟雀巢茂林,蛟龙潜深渊,圣人洗心,退藏于密。”清.郑燮《题画.竹石》:“十笏茅斋,一方天井,修竹数竿,石笋数尺。对此画,构此境,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,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褎然举首褎然:出众貌。举首:推举为第一。形容才能出众。汉书.董仲舒传:“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褎,进也,为举贤良之首也。”王先谦补注引王念孙曰:“褎然者,出众之貌,故曰褎然为举首。”宋.程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