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蕃舶 |
释义 | 蕃舶历史知识 蕃舶怎么写好看:蕃舶书法图片 蕃舶历史词典解释亦称番舶、海舶、南海舶、南蕃海舶、蛮舶、夷舶。唐时指外国商船,后泛指中外互市船舶。唐中后期商业发展,因吐蕃、大食崛起,陆上商路梗阻,故商船纷至,有波斯舶、师子国(锡兰)舶、婆罗门(印度)舶、昆仑舶、西域舶、西南夷舶(多阿拉伯船)、日本舶、新罗舶等。舶皆帆船,多驻泊广州等港。大历时,停泊广州者达四十余艘,其舶深者六七丈,大者长二十丈,载六七百人,多畜鸽为通信工具。蕃舶靠岸,须纳舶脚,待市舶使优先收购舶货后,始可自行销售,其输入品以珠宝、犀象、香料、药材、毛皮、禽兽、木棉、布匹等为主。输出品以丝织品、金、银、铁、瓷、茶等为主。北宋来自外国的船舶多运乳香、象牙等物。来时必俟风便,一般年至数十艘。南宋有时因苛征,每年至者不过三、四。至清代亦有蕃舶之称,又多指中国出洋贸易之商船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农桑经又名农蚕经。书名。清蒲松龄撰。前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作者自序。内容分两大部分:一是农经,总计七十一则,以农家月令体裁,分月列举应操作之农事,九月以后阙如,似未完成,其后附“杂占”和“御灾”两节。另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