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牙大纛怎么写好看:
高牙大纛书法图片
高牙大纛历史词典解释
牙:大将的牙旗,竿上用象牙装饰。纛:军中大旗。军中的旗帜。也指居高位者的仪仗。宋.张孝祥《荆南宴交代方阁学》:“高牙大纛,来威江汉之滨;闲馆珍台,去蹑星辰之上。”明.无名氏《广成子》一折:“你看我鼎鼐调和辅圣朝,受天恩居重爵,怕不待高牙大纛显奢豪。”亦作“大纛高牙”。元.王仲文《救孝子》一折:“今日个茅檐草舍,久以后博的个大纛高牙。”
并列 牙,牙旗,古代将军的旗,竿上用象牙装饰。纛,古代军队里的大旗。指军中的旗帜,也泛指居高位者的仪仗,或比喻声势显赫。语出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然则高牙大纛,不足为公荣。”元·王仲文《教孝子》1折:“今日个茅檐草舍,久以后博的个大纛高牙。”※纛,不读作dú。△旧时军中装备。也用于显其威风。也作“大纛高牙”。
词语分解:
- 高牙的解释 1.大纛;牙旗。文选·潘岳<关中诗>:“桓桓 梁 征,高牙乃建。” 李善 注:“牙,牙旗也。兵书曰:牙旗,将军之旗。” 李周翰 注:“牙,大旗也。”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·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:“高牙千里东下,笳鼓万貔貅。”2.指高官官衙。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:“分擕俱是佐高牙,两地官尘自等差。”
- 大纛的解释 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
历史典故推荐:赳赳武夫
诗.周南.兔罝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赳赳:雄壮勇敢的样子。武夫:武士,武人。矫健勇武的军人。宋.王安石答韩求仁书:“周南之诗,其志美,其道盛,微至于赳赳武夫,兔罝之人,远至于江汉汝坟之域,久至于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