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经地纬怎么写好看:
天经地纬书法图片
天经地纬历史词典解释
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礼,上下之纪,天地之经纬也。”后以“天经地纬”指天地间理所当然的常道。晋 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日不双丽,世不两帝。天经地纬,理有大归。”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。唐 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天经地纬之帝,求制礼作乐之才;拨乱反正之君,资拔山超海之力。”
并列 ①比喻理所当然,无可非议的道理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礼,上下之纪、天地之经纬也。”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日不双丽,世不两帝,天经地纬,理有大归。”②以天地为法则、法度或道理来治理天下。南朝陈·徐陵《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》:“后主天经地纬,义冠人灵。”陶贞怀《天雨花》:“胸藏二酉书千卷,腹隐天经地纬深。”△常指正确的道理。
词语分解:
- 天经的解释 1.天之常道。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:“金镜霾六国,亡 新 乱天经。” 汉 班固 典引:“躬奉天经,惇睦辨章之化洽。”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:“禀承粹和,篤守天经。”参见“ 天经地义 ”。2.天象。亦泛指天空。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:“仰尽兮天经,俯穷兮地络。”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:“珠衡玉斗,徵象纬於天经;虎踞龙蹲,集风云於地纪。”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:“
- 纬的解释 纬 (緯) wěi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,编织物的横线,与“经”相对:纬线
历史典故推荐:不敢问津
述宾 问津,打听渡口。不敢探询、过问或尝试。论语· 微子:“长沮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”△多用于缺乏信心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