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|
释义 |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历史地名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历史词典解释又称晋察冀边区。位于同蒲路以东,津浦路以西,正太 (今石太)、德石路以北,张家口、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,分北岳、冀中、冀热辽三区。1937年10月,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南下,留下的部队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,向察南、冀西挺进,创立了北岳根据地。同时,冀中党的地方组织发动群众,组织游击队,开辟了冀中根据地。1938年1月,建立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。3月,一部分部队挺进平 (北平) 西,开辟平西根据地。6月,又与第一二○师一部挺进冀东,配合冀东人民的抗日大起义,开辟冀东根据地。1945年在大反6*攻作战中,晋察冀边区收复了张家口、宣化、山海关等七十多座城市,解放了热河、察哈尔两省的全部和河北省的大部,山西、绥远、辽宁省的一部,使晋察冀边区与晋绥、晋冀鲁豫、山东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联成一片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竹堑溪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。清一统志·台湾府:竹堑溪“在彰化县中港溪之北。源出大山中,西流经竹堑社北,又西入海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