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洛学 |
释义 | 洛学历史知识 洛学怎么写好看:
洛学历史词典解释理学的一派。北宋程颢、程颐创于洛阳,故名。代表人物还有谢良佐、杨时、游酢等。与王安石新学对立,与蜀学亦相攻讦,不推崇“濂学”,与关学联系较密。以儒学为宗,兼采佛道,以“理”为最高范畴,万物都是“理”的体现,并将“理”与命、性、心相联系,构造了以“天理”为中心的伦6*理体系,提出天理与人欲的对立,主张通过“格物”,革除“私意”,以便回复“天理自然”。程颢早卒,程颐继续传播其学。颐卒,洛学始衰,弟子杨时等仍传其学。南宋朱熹继承其学说,创闽学。后由朱熹推崇,成为理学正宗。洛诰 《书·周书》篇名。内容为洛邑建成,周成王至洛致祭,周公还政成王,史逸记述经营洛邑及当时君臣问答之辞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班次官场用语。官员朝见皇帝的次序,亦称班序。唐代以官同者先爵,爵同者先齿。致仕官居上;职事与散官、勋官合班,则文散居职事下,武散次之,勋官又次之;官同者,异姓为后;亲王、嗣王任文武官者,从其班,官卑者从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