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七损八伤 |
释义 | 七损八伤历史典故 七损八伤怎么写好看:
七损八伤历史词典解释形容损伤惨重。《水浒传》第六6*四回:“后面伏兵齐起,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,也须七损八伤。”又第一○九回:“降者三万人,除那逃走脱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损八伤,颠翻在地,被人马践踏,骨肉如泥的,不计其数。” 并列 受伤部位多,伤势重。《警世通言》卷15:“秀童的爹娘……都到了,见秀童躺在门板上,七损八伤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伤残方面。→遍体鳞伤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师贞①谓用兵之道须持正义。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: “伏愿乞赐骸骨,贬归私第,式清朝序,永睹师贞。” ②借指军队。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: “端旒揖群后,回辇阅师贞。” ●易·师: “师贞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