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披裘负薪 |
释义 | 披裘负薪历史典故 披裘负薪怎么写好看:披裘负薪书法图片 披裘负薪历史词典解释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吴延陵季子(即吴公子季札)游于齐,见遗金,呼牧者取之。牧者曰:‘子居之高视之下,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。吾有君不君,有友不友,当暑衣裘君岂取金者乎?’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,请问姓字。牧者曰:‘子乃皮相之士(只从表面看人的人)也,何况语姓字哉!’遂去。延陵季子立而望之,不见,乃止。孔子曰: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。’”此事又见汉.王充《论衡.书虚篇》、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卷上“披裘公”、晋.张方《楚国先贤传》“披裘公”。 吴公子季札到齐国去游历,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块遗金,于是就呼唤旁边一位牧羊人去取。牧羊人不但不取金,反而认为延陵季子是侮辱了他的人格。他很气愤地说:你真是瞧不起人啊!难道你看到这大热天还穿着皮袄的人,就一定是爱财取金的人吗?后因以“披裘负薪”或“五月披裘”用为清廉孤高,超然隐逸的典故。唐.王绩《东皋子集.游北山赋》:“勿据梧而策杖,亦披裘而负薪。” 并列 裘,皮衣。薪,柴禾。身穿皮衣背负柴禾的人。指孤高清廉的隐逸贫居者。语本汉·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延陵季子出游,见路有遗金。当夏五月,有披裘而薪者。季子呼薪者曰:‘取彼地金来!’薪者投镰于地,瞋目拂手而言曰:‘何子居之高,视之下,仪貌之壮,语言之野也? 吾当夏五月,披裘而薪,岂取金者哉!’”唐·王绩《游北山赋》:“勿据梧而策杖,亦披裘而负薪。”[例]古代披裘负薪者往往是品德高尚的人。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现孤高贫居的人。 →孤高清廉 ↔皮相之士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柰林北朝时,洛阳白马寺有奈( ㄋㄞˋ à 奈)林,盛产葡萄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白马寺》:“浮屠前,奈林葡萄,异于余处,枝叶繁衍,子实甚大。奈林实重七斤,葡萄实伟于枣,味并殊美,冠于中京,帝至熟时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