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卫盉 |
释义 | 卫盉历史知识 卫盉怎么写好看:卫盉历史词典解释西周中期青铜器。1975年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。通高29厘米,口径20.2厘米。流鋬相距39厘米。鼓腹,束颈,口微外侈,连裆,柱足,有管状流、兽首鋬,盖与鋬间有链相连。颈及盖沿均饰重冠回首分尾夔纹,腹饰双线人字纹,流饰三角雷纹。盖内有铭文一百三十二字,大意是:周王三年三月壬寅日,在丰地举行建旂典礼,矩伯庶人从裘卫处取来觐璋,价值贝币八十朋,以十田(一千亩)相抵。随后,矩又取走二件赤玉琥、二件鹿皮披肩、一件杂色椭圆围裙,其价为贝币二十朋,用三田(三百亩)成交。裘卫将此事向五位王朝大臣报告,他们派三有司前来监处土地交付事宜。卫盉为研究西周土地关系的变化和商品货币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。 卫盉铭文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中尚方署官署名。南朝梁初置,以令、丞为长贰,隶少府卿。后省。北齐亦置,隶太府寺,以令、丞为长贰,又领别局、泾州丝局、雍州丝局、定州绸绫局四局丞。隋代因避讳改称内尚方署,隶少府监。唐初复名中尚方署,掌供郊祀圭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