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柘州 |
释义 | 柘州历史地名 柘州怎么写好看:柘州历史词典解释唐显庆三年 (658,或作显庆元年656) 置,治所在柘县 (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带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柘州: “以山多柘木,因以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蓬山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柘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红原东南、理县西北与黑水西南接壤地区。广德后没入吐蕃。 (1)西魏改宜州置,治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市西北)。辖境约相当今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以北部分区域。北周改名硖州。(2)唐仪凤二年(677年,一作显庆三年〔658年〕,又作永徽后)置,治柘县(今四川黑水、理县交界处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黑水县西部和理县北部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蓬山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柘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黎阳郡东晋永和中置,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。太元中废。北魏孝昌中复置,辖境相当今河南浚县境。东魏属司州。北周属相州。宣政元年578 属黎州。隋开皇初废。 北魏孝昌中析汲郡置,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。辖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