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有司怎么写好看:
三有司历史词典解释
西周时司徒、司马、司空的合称。有司,谓掌事人员,金文作“有”。《裘卫鼎一》说:“迺令叁有土邑人逋,马頍入邦,工陶矩……”(《文物》1976年第5期)。三有司的地位高于司寇、司士。
词语分解:
- 三有的解释 1.佛教语。谓三界之生死。一、欲有,欲界之生死;二、色有,色6*界之生死;三、无色有,无色6*界之生死。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,故谓之有。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:“三有同永夜,六道等长眠。”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:“湛四禪於中道,超三有以上征。”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:“以此不尽功德,上报四恩,下资三有。”2.指仁慈、节俭、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。 隋 王通 中说·魏相:“
-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
历史官职推荐:禁省
设在禁中的官署,如少府、卫尉等。禁中,即宫廷中。因宫廷禁卫森严,故称禁中、禁内。省是官署名称。后汉书·皇后纪·阎皇后:“(耿)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……永壻黄门侍郎樊严等,更相阿党,互作威福,探刺禁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