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吏催租 |
释义 | 吏催租历史典故 吏催租怎么写好看:吏催租历史词典解释宋.费袞《梁溪漫志》:“谢无逸尝从潘邠老求近作,邠老答曰:‘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为俗气所蔽。昨日清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题其壁云:‘满城风雨近重阳。’忽催租人至,遂败意,止此一句奉寄。’” 宋潘大临刚有佳句吟咏,却有吏来催租,声势洶洶,诗意全败。故后以“催租人”、“吏催租”比喻无文才,大煞风景之意。 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七《归耕》:“有圃免烦官送菜,叩门翻喜吏徵租。”此反其意而用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以党举官偏正 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。韩非子·有度:“若~,则6*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官吏的任用方面。→以誉进能任人唯亲 ↔任人唯贤 任贤使能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