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温仲舒 |
释义 | 温仲舒历史知识 温仲舒怎么写好看:温仲舒历史词典解释944—1010北宋河南(治今河南洛阳)人,字秉阳。太平兴国进士。知汾州,坐事除名,得吕蒙正援引,不久复职。端拱元年(988),拜右正言、直史馆、判户部凭由司。三年,为枢密直学士,知三班院。淳化二年(991),拜枢密副使,改同知枢密院事。四年,罢知秦州,经营大洛、小洛门寨,抚定羌戎,深得其心。至道三年(997),参知政事。咸平元年(998)罢知河阳。徙开封府,为御史中丞,知天雄军,徙河南,知审官院。与寇准同时并进,并称“温寇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大毛子亦称洋毛子或老毛子。清末民间对洋人的蔑称。义和团时流行于华北、东北等地。毛子本为羊的隐语,洋、羊同音,因呼之以斥骂外国侵略者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