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伍胥潮 |
释义 | 伍胥潮历史典故 伍胥潮怎么写好看:
伍胥潮历史词典解释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“吴王乃取子胥(伍子胥)尸,盛之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九一《钱唐志.伍子胥》:“〔伍子胥〕临终,戒其子曰:‘……以鮧鱼皮裹吾尸,投于江中,吾当朝暮乘潮,以观吴之败。’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,越钱塘 渔浦,方渐低小。朝暮再来,其声震怒,雷奔电走百余里。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,因立庙以祠焉。”后因以“伍胥潮”指钱塘潮,或借指怒潮。元 杨维祯《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》诗:“劫火自6*焚杨琏塔,箭锋犹抵伍胥潮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临食废箸箸:筷子。临到吃时却丢掉筷子。形容心神不宁。东周列国志一○六回:“赵亡,次必及燕,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,临食而废箸者也。” 连动 箸,筷子。到了吃饭时却丢掉筷子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。你看他最近常常~ 、 |
随便看 |
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