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廿二史割记 |
释义 | 廿二史割记历史知识 廿二史割记历史词典解释书名。清赵翼撰。三十六卷,附补遗一卷。实为廿四史箚记,以乾隆初《明史》修成诏刊廿二史之时,《旧唐书》、《旧五代史》尚未定为正史,乃因明人所称“二十一史”之习惯,另加《明史》,故名。全书按廿四史先后分卷编次,每卷以类相从,各立标题,共为六百零九条。每部史书除校勘文字史事之讹误,对其编纂体例、沿革、方法及史料来源均分别予以探讨,并评其高下得失。尤为可贵者,于古今风会之递变,历代之治乱兴衰,归纳专题,加以论述,从不同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或政治特点,这种贯穿史事,专题归纳,对初学历史者尤为入门之径,故其作用与影响远在《廿二史考异》与《十七史商榷》之上。补遗一卷,系辑录旧史中涉及辽、金、元三史之译名异称,注以《通鉴辑览》改译之相应名称,供对照检阅。书成于乾隆六十年(1795),初刊于嘉庆三年(1798)。 历史知识推荐:庙令官名。汉代置高庙令,员一人,六百石;世祖庙令一人,六百石。掌守帝王庙,案行扫除。唐前代帝王庙皆置,掌洒扫、释奠之事。三皇、五帝、周文王、周武王、汉高祖及武成王庙各置一人,从六品下;五岳四渎庙各置一人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