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益之法怎么写好看:
附益之法历史词典解释
汉武帝时颁行的法令,内容为惩处朝臣阿附诸侯为其谋利或与诸侯结党的违法行为。据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,武帝时因衡山王、淮南王谋反,为削夺诸侯王势力,遂作左官之律,设附益之法。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律郑氏说,封诸侯过限曰附益,或曰阿媚王侯,有重法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附益者,盖取孔子云‘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’之义也,皆背正6*法而厚于私家也。”
词语分解:
- 附益的解释 1.增加,增益。论语·先进:“ 季氏 富於 周公 ,而 求 也为之聚歛而附益之。”汉书·萧望之传:“少史冠法冠,为妻先引,又使卖买,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。” 颜师古 注:“使其史为 望之 家有所卖买,而史以其私钱增益之,用润 望之 也。”晋书·元帝纪:“昔 吴起 为 楚悼王 明法审令,捐不急之官,除废公族疏远,以附益将士,而国富兵强。”2.附会,夸大其辞。后汉书·郭太传:“其奬拔士人,皆如所鉴。后之
- 法的解释 法 f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:法办
历史知识推荐:寒审
明代审判制度。因冬季寒冷,为防止狱囚死于饥寒而采取的临时审判,以示宽恤。无定制。惟洪武二十三年1390,永乐四年1406、九年、十二年,宣德十年1435,间一行之。崇祯十年1637代州知州郭正中上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