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重阳 |
释义 | 重阳历史知识 重阳怎么写好看:重阳书法图片 重阳历史词典解释节日名。亦称重九。指夏历九月初九日。《易经》以九为阳爻的代表;两九相重为重九,日、月序名并阳,两阳相重,故名重阳。重阳节源于西汉初。汉末曹丕《九日与钟繇书》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。”《齐人月令》:“重阳之日,必以糕、酒登高眺远,为时宴之游赏,以畅秋志。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,既醉而还。”相传,当时在皇宫里,每年九月初九,都要佩茱萸、食蓬饵、饮菊花酒,以求长寿。重阳节有登高习俗,故又称登高节;登高的习俗相传始于东汉。据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记载,东汉方士费长房对其弟子桓景说:“九月初九日汝家当有灾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,以系臂;登高,饮菊花酒,此祸可消。景如言,举家登山。”重阳节还有吃“重阳糕”习惯。《太清诸草术方》:“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、松柏、脂丸服之,令人不老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牧场指由政府划定的牧放牲畜之场地。魏书·食货志:“高祖即位之后,复以河阳为牧场。”清代作为拨给八旗官兵、宗室王公及有关衙门之牧马场地。亦作“牧厂”。官地之一种。顺治初入关八旗官兵战马不下四十万匹,乃圈占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