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七慌八乱 |
释义 | 七慌八乱历史典故 七慌八乱怎么写好看:
七慌八乱历史词典解释形容非常慌张混乱。《醒世恒言.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那时玉英刚刚六岁,承祖五岁,桃英三岁,月英止有五六个月。虽然养娘奶6*子伏侍,到底像小鸡失了鸡母,七慌八乱,啼啼哭哭。” 并列 形容异常慌乱。《醒世恒言》卷27:“虽然养娘奶6*子伏侍,到底像小鸡失了鸡母,七慌八乱,啼啼哭哭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惊慌失措方面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东封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载:司马相如临终前作封禅文,盛颂汉德宏大,请武帝东幸封泰山、禅梁父,以彰功业。相如卒后八年,武帝从其言,东至泰山行封禅事。后因以“东封”谓帝王行封禅事,昭告天下太平。宋 陆游道室杂题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