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畿都漕运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明设此官,掌京畿漕运事务。明初,太祖置京畿都漕运司,设漕运使,正四品;还有知事、提控案牍、监运等官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总督漕运……》,参看“漕台”条。
词语分解:
- 京畿的解释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视学京畿。——清·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
- 运使的解释 古代官名。水陆运使、转运使、盐运使等的简称。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:“自初为 伊闕 尉,佐 河南 水陆运使,换两使,经七年不去。”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·事志:“ 庆歷 中, 蔡君謨 为 福建 运使,始造小团以充岁贡。”二刻拍案惊奇卷七:“ 乾道 初年, 祝次騫 任 嘉州 太守,就除 利州路 运使。”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盐法:“﹝ 乾隆 五十八年﹞奉旨: 杭州 织造改为盐政,兼管织造
历史官职推荐:海丞
官名。西汉属少府,员一人,主海税。 官员。汉朝设此官,掌管海税。汉书·平帝纪6*元始元年:“置少府海丞、果丞各一人。”注:“师古曰:海丞,主海税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