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岿然独存 |
释义 | 岿然独存历史典故 岿然独存怎么写好看:
岿然独存历史词典解释同“岿然灵光”。《南史.何胤传》:“寻而山发洪水,树石皆倒拔,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。” 偏正 独,惟一。形容经变乱仍然独立着,独自保存下来的事物。清·汪琬《重修报恩寺记》:“迩来百余年来,田俱不可复问,而殿宇亦倾圮并尽,惟塔犹岿然独存。”又形容经历一段时间的诸多变化而惟一幸存的人。宋·陆游《曾文清公墓志铭》:“初与端明殿学士徐俯,中书舍人韩驹、吕本中游。诸公既没,公岿然独存。”△用于人与物幸存下来方面。→鲁殿灵光 硕果仅存 死里逃生 ↔同归于尽荡然无存 独立支持 销声匿迹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无病自灸无病而用火艾烧灼。谓自找痛苦或烦恼。庄子.盗跖:“柳下季曰:‘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?’孔子曰:‘然。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。’”宋.戴栩处州通判墓志铭:“或谓选人为令,此无病自灸者,公辗然弗答。” 其他 没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