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氏场怎么写好看:
和氏场历史词典解释
《韩非子.和氏》:“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泪尽而继之以血。”
和氏场为楚人卞和得玉之场地。和得玉璞于楚山,先献楚厉王,厉王让玉人鉴别,说是石头,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;后楚武王继位,又献玉璞于武王,玉人鉴别的结果仍是石头,又被砍掉右脚;楚文王继位,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直哭得泪尽而出血。文王问清原委,让玉工理玉,果然理出了稀世之宝“和氏璧”。卞和也被称为识玉之真士。后因以“和氏场”用为指称朝廷的典故。
《文选》枣据《杂诗》:“予非荆山璞,谬登和氏场。”
词语分解:
- 和氏的解释 1. 楚 人 卞和 又称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,奉而献之 厉王 和 武王 。使玉工辨认之,均曰:“石也。”以诳欺罪,被刖去两足。后又献之 楚文王 ,使玉工理之,果得宝玉。事见韩非子·和氏。后以“和氏”指识才之士。 晋 葛洪 抱朴子·塞难:“夫见玉而指之曰石,非玉之不真也,待 和氏 而后识焉。”2.指怀才不遇之人。 唐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省诗:“莫将 和氏 泪,滴著 老莱 衣。”3.借指美
- 场的字典解释 场 (場) cháng 平坦的空地,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:场院
历史典故推荐:冯衍不遇
后汉书.冯衍传载:冯衍字敬通,京兆 杜陵人。光武帝以其归降较晚,黜而不用,衍上书陈八事,帝将召见,因权贵谗毁而不得入。后“为诸王所聘请,寻为司隶从事。帝惩西京外戚宾客,故皆以法绳之,大者抵死徙,其余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