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怎么写好看:
南阳书法图片
南阳历史词典解释
地区名。(1)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南、汶河以北一带。以在泰山之南,故名。春秋属鲁,地近齐国,后期遂为齐所夺。《公羊传》闵公二年(前660):“高子将南阳之甲”,即此。战国属齐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遂有南阳”,即此。(2)相当今河南济源市至获嘉县一带。“以在太行之南,大河之北”得名(《资治通鉴》周赧王四十三年胡三省注)。春秋晋地,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):晋“始启南阳”。战国属魏,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魏之南阳”;又属韩,《资治通鉴》周赧王五十二年(前263):“秦武安君伐韩,取南阳;攻太行道绝之。”(3)相当今河南西南部一带。“以在南山之南,汉水之北”得名(《资治通鉴》周赧王四十三年胡三省注)。战国时属楚,后属秦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秦惠王时,楚、魏战于陉山,“楚败于南阳”,即此。秦昭襄王三十五年(前272),于此置南阳郡。
词语分解:
- 南阳的解释 郡名,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。—— 诸葛亮出师表
- 南的字典解释 南 nán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
- 阳的字典解释 阳 (陽) yáng 明亮
历史知识推荐:北平道
官署名。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。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,设监察御史三至五人。掌监察百官,以时巡按所部,追核刑名,照刷卷宗;并协管在京吏部、金吾卫、旗手卫、直隶苏州府卷宗照刷工作。建文中罢。成祖即位,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