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浙路怎么写好看:
两浙路历史词典解释
北宋至道三年(997)置,为十五路之一。治所在杭州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、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、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。熙宁七年(1074)分为二路, 寻合为 一。熙宁九年(1076)复分,次年复合。南宋初年始定为两浙东路、两浙西路。
简称两浙。北宋至道十五路之一,亦为天圣十八路、元丰二十三路之一。治杭州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和上海市及江苏省镇江、金坛、宜兴等市以东地区。熙宁七年(1074年)曾分为东、西两路,寻合为一,九年复分,次年复合。宋室南渡后,始定分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。
词语分解:
- 两浙的解释 亦作“ 两淛 ”。 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。1 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 , 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 、以北简称 浙西 。 宋 代有 两浙路 。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。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:“九霄难就日, 两浙 仅容舠。”宋史·太宗纪二:“﹝ 淳化 三年十一月﹞己亥,禁 两浙 诸州巫师。”古今小说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:“世世靴
- 路的字典解释 路 lù 道,往来通行的地方:道路
历史地名推荐:姚家镇
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部。面积76.9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姚家庄,人口3000。镇区明洪武年间有姚姓坟地,并由姚姓看守;后人口增多,形成村落,故名。1950年分属济南市郊二、五、六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