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藜不熟怎么写好看:
蒸藜不熟历史词典解释
蒸野菜没蒸熟。曾参休妻故事。《孔子家语.七十二弟子解》:“(曾)参后母,遇之无恩,而供养不衰。及其妻以蒸藜不熟,因出之。”
词语分解:
- 蒸藜的解释 1.煮野菜。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:“积雨空林烟火迟,蒸藜炊黍餉东菑。”2.古传 孔子 弟子 曾参 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。见孔子家语·七十二弟子解及 汉 班固 白6*虎通·谏诤。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“藜”为“梨”。 明 梅鼎祚 玉合记·义姤:“妾方待岁,不止周星。弄管持觴,既免蒸梨之过;称诗守礼,何来唾井之嫌。”
- 不熟的解释 1.谓谷物歉收。公羊传·庄公二十八年:“君子之为国也,必有三年之委。一年不熟,告糴,讥也。”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:“原其本末,或因水旱不熟,或因公私债负,遂相典贴,渐以成风。”豆棚闲话·党都司死枭生首:“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,心上经识些智着。万一时年不熟,转到荒乱时,也还有些巴栏,有些担架。”2.食物未煮熟。左传·宣公二年:“宰夫胹熊蹯不熟,杀之。” 冰心 关于女人·我最
历史典故推荐:赁舂皋庑
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贤士居贫,赁屋而居,劳作而食。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:“一老闻湖未白头,赁舂皋庑亦风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