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反唇相稽 |
释义 | 反唇相稽历史典故 反唇相稽怎么写好看:反唇相稽书法图片 反唇相稽历史词典解释反唇:回嘴,顶嘴。稽:计较,争论。受到指责不服气,反过来责问对方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妇姑不相悦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《聊斋志异.段氏》:“又将年余,段中风不起,诸侄益肆,牛马什物,竞自取之。连诟斥之,辄反唇相稽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吴芝生脱口回答。可是范博文竟不反唇相稽,只把身子一闪开,涨红了脸的四小姐就被大家都看见了。”亦作“反唇相讥”。讥:讥刺。巴金《秋》一:“‘三妹,你怕什么?我又不会把你嫁给枚表弟。’觉民反唇相讥地说。” 连动 受到指责不服,反过来责问对方。欧阳山《圣地》:“区卓立刻反唇相稽道:‘是呀,只怕比不上刚才李为淑那样关心你呢!’”△贬义。多用于互相指责方面。→倒打一耙 反咬一口 ↔张口结舌 理屈词穷。也作“反唇相讥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包马革源见“马革裹尸”。表示为国而战不惜牺牲。宋 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诗:“报国虽思包马革,爱身未忍价羊皮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