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府院之争 |
释义 | 府院之争历史事件 府院之争怎么写好看:府院之争历史词典解释1916年袁世凯死后,黎元洪继任大总统,但北京政府的实权握于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。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,依附日本帝国主义,专横跋扈,视黎为傀儡;黎不甘听任摆布,极力争夺6*权势,黎段之间矛盾日深。1917年初因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,斗争更趋激烈。段祺瑞企图以对德宣战为借口,取得日本借款扩充皖系实力,对内推行“武力统一”政策,因而指使以皖系军阀为骨干的督军团胁迫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。黎元洪引国会为助,反对参战,并乘机下令将段祺瑞免职。段祺瑞负气出走天津,唆使各省督军宣布独立,武力威胁黎元洪,终于导至反动军阀张勋以“调停”为名,带兵进京演出一场拥清帝复辟丑剧。黎段之争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,故被称为府院之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事件推荐:后周朝代名,五代之一。公元951年,后汉权臣郭威灭后汉而建立的王朝。郭威出身贫寒,后应募从军,先后随石敬瑭、刘知远征战,屡建功绩,官至后汉枢密使、邺都今河北大名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。后汉末年,吏治败坏,将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