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语掾怎么写好看:
三语掾书法图片
三语掾历史词典解释
西晋司徒王戎问阮瞻,儒家提倡名教,老、庄宣扬自然,二者有何差异?阮瞻以“将无同”三字作答,而实言相同,王戎对此赞叹不已,乃辟为僚佐,时人谓之“三语掾”。后世专用以对公府僚佐官的美称。
词语分解:
- 三语掾的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·文学:“ 阮宣子 有令闻,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:‘ 老 庄 与圣教同异?’对曰:‘将无同。’太尉善其言,辟之为掾。世谓‘三语掾’。”晋书·阮瞻传亦载此事,但 王衍 作 王戎 , 阮修 作 阮瞻 。后常以“三语掾”作为幕府官的美称。 唐 刘商 杂言哀悼姚仓曹诗:“可怜三语掾,长作九泉灰。”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:“欲知妙湛与总持,更问 江 东三语掾
- 三语的解释 1. 晋 王衍 向 阮修 问 老 庄 与儒教异同, 修 以“将无同”三字答之,犹言该是相同吧。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·文学。后以指应对隽语。 唐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诗:“更闻臺阁求三语,遥想风流第一人。”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:“异同更莫疑三语,物我终当付八还。”参见“ 三语掾 ”。2.指 宋 赵鼎 评论 邵伯温 的三句话。宋史·儒林传二·邵伯温:“ 赵鼎 少从 伯温 游,
- 掾的字典解释 掾 yuàn 原为佐助的意思,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:掾史
历史知识推荐:李延年
西汉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。与父母兄弟皆为乐师。后坐法腐刑,给事狗监。妹得幸于武帝,号李夫人。善歌,为新变声。时武帝耽于祠祀,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,他乃承意依诗为新声曲。及李夫人产昌邑王,由是贵为协律都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