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死怎么写好看:
减死历史词典解释
刑法用语。即对判处死刑的罪囚依法宽减,免去死刑,改判徒刑。汉代有减死一等至三等。东汉时常以死罪囚减死一等戍边或从军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,减罪一等,勿笞,诣度辽将军营,屯朔方、五原之边县。”后代亦沿用。《新唐书·胶东王道彦传》:“诏减死,谪戍边。”《元史·世祖纪》:“乙未,凡伪造宝钞、同情者并处死,分用者减死杖之。”
词语分解:
- 减死的解释 减免死刑。 汉 荀悦 汉纪·高祖纪四:“﹝ 赵王 ﹞无藩国之义,减死可也,侯之过歟!”新唐书·胶东王道彦传:“詔减死,謫戍边。”元史·世祖纪六:“乙未,凡伪造宝钞、同情者并处死,分用者减死杖之。”
- 减的字典解释 减 jiǎn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:减价
- 死的字典解释 死 sǐ 丧失生命,与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对:死亡
历史知识推荐:里甲公费
明代里甲支应的地方或官府多种活动的费用。浙江等省划入杂办之中。项目浩繁,征敛额大。诸如祭祀、乡饮酒礼、岁贡、庆贺、接诏、迎春、视学、祀典、士大夫往来、地方官供应等,所需人力或费用,皆取办于里甲。杭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