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虞候 |
释义 | 虞候历史官职 虞候怎么写好看:虞候书法图片 虞候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①掌山泽之利的官员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 “薮之薪蒸,虞候守之”。②北朝魏、齐、周皆置。《北齐书·莫多娄贷文传》:“中兴(531—532)初,除伏波将军、武贲中郎将,虞侯大都督”。“子敬显”,位至领军将军,恒检校虞候事。”③唐朝东宫置左、右虞候,位列诸率,掌斥候伺非。④唐朝方镇皆置,为衙前之职,又称“军候”,并有左、右及马军、步军之分,诸州又有衙前虞候等名目。⑤宋朝禁军诸直、诸都皆置,位将之下,为禁卫官。 官名。1、掌山泽的官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数之薪蒸,虞候守之。”疏:“水希曰薮,则数是少水之泽。立官使之候望,故以虞候为名也。” 2、掌侦察巡逻的官。隋东宫设左右虞候,各置开府一人,掌斥候伺非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左右虞候》。 3、掌不法的官。唐代后期方镇置都虞候、虞候,皆主不法。 4、禁卫官。五代时殿前司、侍卫司置都虞候、虞候,为禁卫官。宋沿其制。 5、侍从官。宋代大官僚雇用的侍从官也称虞候。见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·雇觅人力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官职推荐:江西司官署名。即“江西清吏司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