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行台 |
释义 | 行台历史知识 行台怎么写好看:行台书法图片 行台历史词典解释魏晋至金代尚书台(省)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。“台”指中央尚书省,出征时于其驻地设立代表中央的临时机构称行台。两晋时多为权臣自行建立,以发号施令。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。若任职者权位特重,称大行台。北魏、北齐时设置渐多,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。置行台尚书令、尚书仆射为正副长官。北周时置总管府,行台之制遂废。隋初、唐初均有设置,非常制。贞观后废。金天会十五年(1137)废伪齐,于汴京立行台尚书省,管理伪齐旧境。天眷元年(1138)以河南、陕西地还宋,改设行台尚书省于燕京,三年复设于汴京。天德二年(1150)废。元代置行御史台,亦简称行台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劝农文宋代地方官向农民宣传发展农业生产之文告。文句简炼,篇幅短小。其中有空洞无物之官样文章,更多则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之问题而发。朱熹知南康军治今江西星子时撰写之“劝农文”,根据具体情况,提出一系列农业生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