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翰林兼国史院
释义

翰林兼国史院

历史知识

翰林兼国史院历史词典解释
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掌拟写诏令、纂修国史及备咨询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置翰林学士承旨一职,未立官署。至元元年(1264),立翰林学士院。四年,改立翰林兼国史院。二十年,与集贤院合而为一,称翰林国史集贤院;二十二年,集贤院分立,复旧称。置翰林学士承旨、学士、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直学士等官,属下有待制、修撰、应奉翰林文字、编修官等员。元帝夏季巡幸上都,翰林兼国史院官员扈从,置上都分院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唐朝以后始设,明、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。—— 明· 高启书博鸡者事
  • 史院的解释 即史馆。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:“ 宋公垂 同在史院,每走厕必挟书以往。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:“实录例载拜相麻,予在史院,欲删此一联,会去国,不果。”参见“ 史馆 ”。

历史知识推荐:强学会

又名译书局,亦称强学书局或强学局。清末维新派政治团体。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初一说阴历七月初由翁同龢支持,康有为发起,文廷式出面组建于北京。以求“中国自强”为宗旨。陈炽、丁立钧、张孝谦、沈曾植为总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9 22:54:38